我市推进智能化改造打好转型发展攻坚战侧记

2018-12-26来源:企业科
分享
打印
【字体:

 “智”抢先机奏响发展强音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——我市推进智能化改造打好转型发展攻坚战侧记

记者 黄育南 通讯员 杨 明

今年以来,市委、市政府紧密围绕打造产业发达之城的战略目标,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关于智能制造的战略部署,抢抓机遇、聚焦关键,趁势而上、主动作为,持续深入推进智能化改造,坚决打好转型发展攻坚战,加快制造业质量变革、效率变革、动力变革,着力构建智能制造带动引领、工业互联网示范应用、支撑产业同步发展的先进制造业发展新格局,新能源电动车、生物医药、电子电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初具规模,智能制造发展“含金量”初步彰显。

强化机制 激发企业内生动力

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智能制造,以“两化”融合为主线,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,迅速建立了一级抓一级、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。多次召开专题会议,传达学习全省“三大改造”观摩推进会等会议精神,研究提出贯彻意见,部署相关工作。成立了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,负责统筹协调全市智能制造工作;建立部门协同推进体系,工信、发改、财政、科技、质监、金融等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、通力协作、齐抓共管,切实形成了推进工作的强大合力。各县区相继制订出台了年度“三大改造”实施方案和相关奖励措施,同时对辖区内重点企业、重点示范项目实时指导跟踪服务。智能化改造纳入全市兴工强市考核的重要内容,对当年“三大改造”工作推进较快、成效突出的县区给予加分,加强政府在规划布局、政策引导、政务服务等方面的作用。对当年通过工信部“两化”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的河南省智能车间、智能工厂认定的强优企业给予加分,激发企业开展智能制造的积极性和内生动力。9月份,在全市开展了2018年上半年工业强市考核,对全市智能化改造、工业互联网建设、工业机器人应用等情况进行摸底排查、调查研究、督导服务,推进智能制造工作向纵深发展。

“智”抢先机 600万元资金推进智能化改造

市委、市政府相继出台了有效的政策文件,支持引导各类资源要素向智能制造集聚。今年4月,市委、市政府印发的《关于加快产业强市建设的政策意见》中,设立现代产业发展引导专项基金,重点支持“制造企业提升智能制造水平、企业智能化示范应用、企业开展电子商务、物联网产业化发展”。对通过国家、省级智能制造认定的企业,由受益财政分别给予20万元、10万元奖励;对成功申报省级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的企业,对其投资额的8%给予补助;对成功获得省财政资金支持的“机器换人”示范项目,由受益财政按照省支持资金的20%给予奖励;对物联网产业化项目,由受益财政按照技术和设备投入总额不超过10%予以支持,最高不超过200万元;对应用电子商务在线交易额首次突破3000万元、5000万元、1亿元的企业,由受益财政分别给予不超过20万元、30万元、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。8月份,市政府印发《驻马店市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(2018年~2020年)》《驻马店市支持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若干政策》,明确了今后三年推进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总体思路、主要目标、重要任务和保障措施。

至目前,市级财政在推进企业智能化改造方面累计支持资金600万元,县级财政为进入河南省智能工厂、智能车间的企业累计奖励资金100万元。

行业引领 打造智能制造示范标杆

市委、市政府分行业、分批次选取天方药业、正阳君乐宝乳业等17家企业作为全市智能制造示范企业,着力培育4家创新能力强、带动作用大的骨干企业,作为行业引领型智能制造示范标杆企业进行重点打造。

——中集华骏投入资金8.03亿元实施“灯塔项目”。“灯塔项目”建成后,新生产线仅仅需要22个小时,生产效率提高85%,直接人工成本减少90%;从物料入库到成品全生命周期缩短85%,物流效率提高90%,产品不良率下降40%,涂装品质提升了5至7倍,油漆利用率从40%提高到95%,生产成本降低45%,VOCs排放基本为零。

——鹏辉电源有限公司投入资金2.32亿元先后引进2条韩国18650动力电池自动生产线,建设全新的智能化生产车间。智能化生产车间建成后,日产量从单线6万只提高到单线13万只,生产效率提高116%;产品合格率在99.8%以上;能源综合利用率提升50%以上;单线用工从原来的16人减少到现在的6人,生产经营成本降低30%以上。

——十三香集团投入资金8亿元,对30条十三香生产线的原料处理、物料传送、产品包装、产品检测、码垛入库等环节进行了多项软硬件智能化改造。通过全线智能化改造,生产效率提高了40%,综合能源利用率比改造前提升20%,运营成本降低36%,研发周期缩短35%,产品100%合格,实现了较高的经济效益、质量效益和管理效益。

——昊华骏化集团建成智能工厂项目,累计投入资金1.5亿元,实现管控信息化、集成化、可视化,生产车间自动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。经过改造,该集团运营成本降低32%,能源利用率提高35%,生产效率提升30%,整体的研发周期缩短40%,产品合格率100%。

优选项目 促进传统产业“脱胎换骨”

市委、市政府紧紧抓住智能化改造项目这一有效载体,加快推进智能制造,滚动实施一批行业引领型、集成提升型、单项应用型项目,改进生产工艺,优化产品结构,通过智能化改造促进传统产业“脱胎换骨”。

市委、市政府建立示范项目库,征集2017年~2020年已建成、在建或计划建设的智能化改造、服务型制造和信息服务平台项目,建立全市智能化示范项目库。

积极开展以智能化、网络化、数字化为重点的新一轮技术改造,把智能化与大数据运用到生产与管理流程上,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,坚决迈上智能制造这个台阶。每月结合全市重点工业项目、工业经济运行等督导服务活动,对项目进行跟踪问效、动态管理,及时帮助企业解决问题、破解瓶颈,促进项目早建成、早达产、早见效。至10月底,全市智能化改造示范项目32个,入选省级示范项目24个,计划总投资41亿元。其中,2018年计划投资16亿元,完成投资11亿元。

精准发力 催生智能制造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

市委、市政府发挥政府引导推动功能,增强制造业转型升级统筹力,并在构建智能制造创新体系、加快智能制造产业集聚、提升智能制造生产性服务业水平等关键环节发力,不断催生新业态、新技术、新模式。

——实施关键岗位“机器换人”行动。以实施“机器人示范应用倍增工程”为抓手,广泛应用机器人(数控机床)千台(套)以上。其中,纳入河南省机器人“十百千”示范应用倍增工程示范项目5个,示范应用机器人(数控机床)131台(套)。

——实施生产线智能化改造行动。推进食品、建材、能源化工、生物医药、装备制造、轻纺等优势产业设备互联、数据互通,推动生产线全流程数字化,成功建设智能化示范生产线60条。

——实施智能车间建设行动。以生产管理、工业控制两大系统互联和集成为重点,推动制造过程各环节动态优化,实现“块”上融合。惠强新材电池隔膜等6个生产车间成功创建河南智能车间。

——实施智能工厂建设行动。对标先进,以厂内纵向、厂间横向和用户端三大集成为重点,推动生产系统智能化、制造营销协同化、上下游企业融合化,3家企业成功创建河南省智能工厂。

——实施智能化示范园区建设行动。以驻马店产业集聚区、驻马店装备产业集聚区、驻马店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为载体,建设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,着力打造研发生产、质量控制、运行管理全面互联和产业链环环相扣的智能化园区。

——实施“企业上云”行动。市工信委与辖区内通信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,搭建云平台服务商、工业软件提供商、工业企业合作平台,推动全市近300家工业企业实现基础设施、业务系统、设备产品“上云”。

——实施支撑产业引进培育行动。驻马店移动公司与黄淮学院共同打造全市工业互联网平台,为全市企业提供线上线下智能制造服务。金凤牧业成功培育为河南省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优秀供应商,两家企业被纳入河南省智能装备培育企业名单。

高效服务 “护航”智能制造“落地生根”

我市牢固树立“企业至上、企业家至上”的服务理念,采取强有力措施为企业推进智能制造提供优质高效服务。

10月份,副市长贺振华带领市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成员单位、各县区分管副县区长、科工信委主任和部分重点企业负责人赴长沙考察学习,组织编印了长沙市推进智能制造系列政策汇编,供全市上下学习借鉴。同时,及时成立了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专家组,为全市智能化改造企业把脉问诊、提供服务。在全市深入开展2018年企业智能化改造诊断服务,为全市60多家重点企业提供了全方位诊断,现场解答问题100余个,提供智能化改造诊断意见60多个,提供个性化诊断报告20多个。

自2017年起,我市以“聚焦智能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”为主题,先后在武汉大学、清华大学举办了4期企业家研讨班,培养企业家战略思维、战略眼光、国际视野、高远站位,以企业的高速高效增长拉动工业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。市委、市政府出台“服务企业22条”,设立每月15日为企业服务日,市、县两级班子领导带领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进企业访企情、解企难、增企效。
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
版权所有:驻马店市财政局 (建议使用IE9以上版本,或360浏览器)
邮编:463000 电话:0396-2610800 地址:驻马店市金雀路278号
豫公网安备 41170202000493号 网站标识码:4117000004 豫ICP备14016380号